胆总管结石与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右上腹绞痛、黄疸、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及尿色加深。主要症状由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共同引起,病情进展可引发脓毒症或肝功能衰竭。
1、胆绞痛:
胆总管结石嵌顿时引发阵发性右上腹剧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结石移动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是直接诱因,疼痛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患者常蜷曲体位,伴随大汗淋漓。
2、梗阻性黄疸:
胆管阻塞使胆红素逆流入血,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浓茶、陶土样便。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34.2μmol/L,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长期梗阻可能引发胆汁性肝硬化。
3、Charcot三联征:
胆管炎特征性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体温>39℃)、黄疸三联征。细菌通过门静脉或淋巴系统入侵胆道,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血培养阳性率可达30%-40%。
4、消化道症状:
8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因胆道压力增高反射性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与胃炎混淆。严重呕吐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3、雷诺五联征:
病情进展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在Charcot三联征基础上出现休克(血压<90/60mmHg)和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或躁动)。这是需要紧急胆道减压的危重症候群,病死率达20%-30%。
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规律进食以促进胆汁排泄,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胆汁。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巩膜黄染应立即就医,胆管炎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术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