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导致手指不能弯曲属于部分功能丧失。肌腱断裂后手指活动受限主要与肌腱连续性中断、瘢痕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反射抑制等因素有关。
1、肌腱连续性中断:
肌腱断裂后两端分离,无法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导致手指主动屈曲功能丧失。急性期可见明显断裂凹陷,超声检查可明确断端位置。需手术吻合修复断裂肌腱,术后需严格制动3-4周。
2、瘢痕粘连:
肌腱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可能造成肌腱与周围鞘管粘连,限制肌腱滑动。表现为被动活动度大于主动活动度,康复期需进行阶梯式功能锻炼,必要时行肌腱松解术。
3、肌肉萎缩:
长期制动导致前臂屈肌群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影响屈指力量。表现为握力显著减弱,肌电图显示运动单位电位减少。需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4、关节僵硬:
固定期间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囊挛缩,软骨营养障碍引发关节僵硬。被动活动时伴关节弹响及疼痛,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需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蜡疗缓解。
5、神经反射抑制:
疼痛刺激引发保护性神经抑制,大脑皮层主动抑制屈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尝试屈指时肌肉震颤,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神经控制能力。
肌腱断裂后需分阶段康复干预,急性期术后固定保护吻合口,3周后开始被动活动训练,6周逐步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日常可进行温水浸泡缓解僵硬,使用握力器增强肌力,避免突然暴力牵拉。建议每2小时进行5分钟的手指伸展运动,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肌腱愈合。若6个月后功能恢复不足50%,需评估是否需二次手术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