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时建议选择易消化、低刺激的食物,避免高脂、辛辣及产气食物。饮食调整需根据腹痛原因决定,常见适宜食物有米粥、面条、蒸蛋,需规避的食物包括辣椒、酒精、豆类。
1、易消化食物:
米粥、软面条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减轻胃肠负担。急性腹痛或胃炎发作期推荐少量多餐,此类食物能提供基础能量且不易刺激胃酸分泌。煮熟的南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隐痛。
2、低脂蛋白:
清蒸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来源适合多数腹痛患者。脂肪含量低于15%的动物蛋白可避免刺激胆囊收缩,尤其适合胆源性腹痛。豆腐等植物蛋白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更为友好,但需注意避免油炸烹饪方式。
3、碱性食物:
香蕉、燕麦等弱碱性食物能中和胃酸,缓解烧灼样腹痛。胃食管反流患者可选择芦荟汁、甘蓝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食物。需注意柑橘类水果虽属碱性,但有机酸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
4、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咖喱等含辣椒素的食物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炎症性腹痛。酒精和咖啡因可能诱发胰腺炎或胃痉挛,腹痛期间应严格禁食。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能加剧肠绞痛症状。
5、限产气食物:
豆类、洋葱等富含低聚糖的食物经肠道菌群发酵会产生气体,加重腹胀型腹痛。碳酸饮料会直接增加胃肠内压,肠梗阻患者需绝对避免。部分人群对乳糖不耐受,腹痛期间应暂停乳制品摄入。
腹痛期间的饮食需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的渐进原则,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以维持肠道蠕动。可尝试生姜红枣茶缓解寒性腹痛,或山楂麦芽饮改善食积腹胀。若腹痛持续超过24小时伴发热、呕血或板状腹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慢性腹痛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个体化禁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