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医上称作什么

发布于 2025/06/10 14:08

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医称为“心痹”,属于“痹证”范畴,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阻有关。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心痹多因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心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长期邪气滞留可耗伤心阳,形成心脉瘀阻,表现为心悸、气短等症状。外感六淫是主要诱因,内伤七情可加重病情。

2、证候分型:

临床常见心气不足证、心血瘀阻证、心肾阳虚证三种类型。心气不足证多见乏力心悸;心血瘀阻证以胸闷刺痛为特征;心肾阳虚证伴随肢冷浮肿。不同证型对应不同病理阶段。

3、治疗原则:

以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为主。急性期侧重祛邪,缓解期注重扶正。常用治法包括活血化瘀、温补心肾、利水消肿等,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4、方药应用:

常用方剂有炙甘草汤、血府逐瘀汤、真武汤等。中药多选用黄芪、丹参、桂枝等补气活血药材。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5、调护要点:

强调避风寒、调情志、节饮食。冬季注意保暖,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宜清淡温补。可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忌剧烈活动加重心脉负担。

中医治疗心痹强调整体调理,建议患者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日常可适量食用龙眼肉、山药等补益心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管理能更好控制病情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