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压气、冒虚汗属于高危症状,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两种致命并发症。
1、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时,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冷汗。约30%患者疼痛放射至左肩背部,部分人群以气促、虚汗为首发症状。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显著升高。需在120分钟内完成冠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
2、心源性休克:
当心肌大面积坏死引发泵功能衰竭时,会出现血压骤降(收缩压<90mmHg)、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40%,需立即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循环,必要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3、心律失常风险:
心肌缺血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到频发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需备好除颤仪并静脉注射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4、心功能恶化征兆:
既往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提示急性左心衰发作。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NT-proBNP数值超过年龄正常值3倍以上,需紧急利尿扩血管治疗。
5、非心源性因素:
低血糖发作或惊恐障碍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血糖检测<3.9mmol/L或伴有过度换气、手足搐搦时,需与心脏急症鉴别。但冠心病患者仍应优先排除心血管事件。
建议立即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持续时间,保持静卧避免活动加重心脏负荷。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若5分钟内未缓解或出现晕厥、呕吐需呼叫急救。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等危险因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地中海饮食模式可降低31%心血管事件风险。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冠脉CTA评估支架通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