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猝死的常见诱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10 19:47

老年人猝死的常见诱因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

1、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老年人猝死最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可完全阻塞冠状动脉血流。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异常升高。及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

2、恶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也可诱发。临床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心电图显示紊乱的心室波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抢救关键。

3、脑卒中: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可引起脑疝形成,压迫脑干生命中枢导致猝死。高血压、房颤是主要危险因素,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偏瘫、意识障碍。头颅CT可明确诊断,出血性卒中需控制血压,缺血性卒中需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

4、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主干可致急性右心衰竭。长期卧床、肿瘤患者是高危人群,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D-二聚体升高、CT肺动脉造影可确诊,抗凝治疗是基础,大面积栓塞需行溶栓或取栓术。

5、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假腔,可导致心包填塞或重要分支血管闭塞。高血压、马凡综合征是危险因素,典型表现为撕裂样胸痛伴双侧血压不对称。增强CT可明确诊断,A型夹层需急诊手术置换病变血管。

预防老年人猝死需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避免突然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低盐,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以备不时之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