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是诊断胃癌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主要通过评估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提供临床分期依据。CT优势在于快速扫描和空间分辨率,MRI则对软组织对比度更敏感。
1、肿瘤定位:
CT通过多层螺旋扫描可清晰显示胃壁增厚和肿块形态,准确率约85%-90%。MRI利用多序列成像能更好区分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尤其适用于贲门和胃底病变定位。两种检查均能三维重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2、浸润深度评估:
增强CT可分辨胃壁各层结构,判断肿瘤是否突破浆膜层。MRI的T2加权像对黏膜下层和肌层浸润显示更优,准确率达75%-80%。扩散加权成像还能检测早期黏膜下浸润。
3、淋巴结检测:
CT通过短径>8mm、环形强化等标准判断转移淋巴结,灵敏度约65%。MRI结合DWI序列可提高小淋巴结检出率,特异性较CT高10%-15%。但两者均存在假阳性可能。
4、远处转移筛查:
CT是检测肝、肺转移的首选,一次扫描可完成全身评估。MRI对肝转移灶的检出灵敏度比CT高20%,特别是<1cm的病灶。骨转移评估则需结合PET-CT。
5、术前规划价值:
CT血管成像能明确肿瘤与腹腔干分支的关系。MRI可评估腹膜种植情况,预测不可切除性。两者联合使用可使TNM分期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建议检查前4小时禁食,CT需口服阴性对比剂充盈胃腔。MRI检查时间较长,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评估。术后随访推荐每3-6个月交替使用两种检查,监测复发时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效果更佳。日常需注意高蛋白饮食维持营养状态,适度有氧运动改善免疫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