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可能引发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四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与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失衡有关。
1、肝性脑病:
肝腹水患者因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血氨等毒性物质积聚,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颠倒,进展期出现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严重时可发展为昏迷。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等药物降低血氨。
2、自发性腹膜炎:
腹腔积液成为细菌培养基,肠道菌群易位引发感染。典型症状为突发腹痛、发热、腹水浑浊,实验室检查显示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确诊后需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3、肝肾综合征: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前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此并发症与内脏血管扩张、肾血管收缩有关,需通过白蛋白扩容联合血管收缩剂治疗,严重病例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4、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使用不当或醛固酮增多可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可能引发嗜睡、抽搐,低钾血症可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电解质,调整利尿剂用量,必要时静脉补充电解质。
肝腹水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2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毫升,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脐疝破裂,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夜间呼吸困难。出现意识改变、腹痛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腹部超声,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