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需要注意什么 颅底骨折的五个事项需注意
发布于 2025/06/11 13:32
发布于 2025/06/11 13:32
颅底骨折患者需重点关注脑脊液漏、感染预防、神经功能监测、颅内压管理及康复训练五个事项。颅底骨折可能由外伤、坠落、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头痛、耳鼻出血、视力改变等症状。
颅底骨折常伴随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表现为鼻腔或外耳道流出清亮液体。患者需保持半卧位,避免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漏液部位,防止逆行感染。若漏液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硬脑膜修补术。
开放性颅底骨折易引发脑膜炎或颅内感染。禁止填塞鼻腔或耳道,避免冲洗。可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监测体温变化,出现颈强直、畏光等症状需立即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骨折可能损伤嗅神经、视神经或面神经。每日检查嗅觉、视力视野及面部表情肌运动。若出现嗅觉丧失、视力下降或面瘫,需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评估神经受压情况,必要时行神经减压术。
颅底骨折可能合并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呕吐情况。床头抬高30度,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ml以内。可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严重者需去骨瓣减压。
恢复期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改善眩晕,如Brandt-Daroff练习。认知障碍患者需进行记忆卡片训练、数字排序等作业治疗。吞咽困难者采用冰刺激咽喉部肌肉,逐步过渡到糊状食物。骨折愈合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上保证每日90g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多吃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以下。睡眠时使用颈椎枕保持头颈中立位,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颅底薄层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是否并发创伤性动脉瘤。
上一篇 :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鳞化怎么办
下一篇 : 房性早搏未下传是什么意思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