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的最主要原因
发布于 2025/06/11 15:25
发布于 2025/06/11 15:25
慢性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的最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慢性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肺小动脉重构、肺血管床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右心室负荷长期过重等因素。
长期慢性缺氧是肺动脉高压的始动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部病变导致肺泡通气不足,氧分压降低刺激肺血管收缩,同时缺氧可促进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进一步加重肺血管阻力。持续缺氧还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长期肺动脉高压促使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这种结构性改变使肺血管顺应性下降,形成不可逆的肺血管阻力增高。血管重构过程中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
慢性肺部疾病伴随的肺气肿、肺大疱形成等病变可造成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当有效血管横截面积减少超过70%时,肺循环阻力显著增加。此外,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也会加速血管床的丧失。
慢性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血流阻力增大。同时患者常合并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亢进等改变,易形成微血栓进一步阻塞肺血管。这种恶性循环加重了右心室后负荷。
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心室壁增厚但收缩功能逐渐减退。随着病程进展,心室腔扩大、三尖瓣环扩张引发功能性反流,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此时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淤血、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慢性肺心病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根据心肺功能状况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运动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上一篇 : 孩子急性荨麻疹发烧怎么治疗
下一篇 : 颅内脊索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