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可分为肠道症状、全身症状、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四类。
1、肠道症状:
持续性腹泻伴黏液脓血便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20次,夜间腹泻常见。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排便后暂时缓解。直肠受累时出现里急后重感,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
2、全身症状:
中重度患者常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营养吸收障碍会引起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3、肠外表现:
约20%-30%患者合并关节病变,如外周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皮肤病变包括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眼部可发生虹膜炎或葡萄膜炎。部分患者出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肝胆系统病变。
4、并发症表现:
急性发作期可能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表现为腹胀高热、心动过速。长期病程增加结直肠癌风险,癌变率随病程延长而升高。其他并发症包括肠穿孔、大出血、肠狭窄等,需紧急医疗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保持低纤维、高蛋白饮食,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但需避免含乳糖食品。规律监测营养指标,必要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结肠镜检查,出现血便加重、持续腹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