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和血管炎是两种不同的血管疾病,主要区别体现在发病机制、受累血管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四个方面。
1、发病机制:
脉管炎主要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慢性炎症性血管闭塞疾病,主要与吸烟、寒冷刺激等外因导致血管痉挛有关。血管炎则是免疫介导的血管壁炎症,包括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数十种类型,多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
2、受累血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病变最为常见。血管炎可发生在全身任何血管,根据分类不同可侵犯大、中、小各级血管,如巨细胞动脉炎主要累及颞动脉等大血管。
3、临床表现:
脉管炎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肢体远端缺血性溃疡。血管炎症状更具多样性,除局部缺血表现外,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如过敏性紫癜会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等多系统损害。
4、治疗方案:
脉管炎以改善循环为主,常用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等血管扩张剂,严重时需血管重建手术。血管炎需根据类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控制异常免疫反应。
日常需注意戒烟限酒、保持肢体保暖,避免接触寒冷潮湿环境。血管炎患者应定期监测炎症指标,遵医嘱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出现新发皮肤瘀斑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