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进入“高发期”,血糖高的人要做好这6件事,避免病情恶化

发布于 2025/06/09 09:20

糖尿病正在悄悄侵袭现代人的生活,餐桌上那些诱人的美食,可能正在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当体检报告上血糖值亮起红灯,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别等到并发症找上门才后悔,现在就该了解如何与血糖和平共处。

一、血糖监测要像刷牙一样养成习惯

1、选择适合的监测频率

初诊患者建议每天监测4-7次,稳定后可减少到每周2-3次。记住监测要覆盖空腹、餐后2小时等不同时段。

2、掌握正确测量方法

采血前要洗手擦干,避免挤压手指。试纸要妥善保存,注意有效期。不同时间段的测量值要分别记录。

3、建立血糖档案

用笔记本或手机APP记录每次测量结果,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注意标注特殊情况,如饮食变化、身体不适等。

二、饮食管理是控糖的第一道防线

1、学会计算碳水化合物

每餐主食控制在50-75克,优先选择全谷物。用拳头法估算分量,1个拳头大小的米饭约含50克碳水化合物。

2、掌握食物搭配技巧

每餐要有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蔬菜要占餐盘一半,蛋白质占四分之一,主食占四分之一。

3、注意隐形糖陷阱

警惕调味料、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学会看营养标签,选择每100克含糖量低于5克的食品。

三、运动是最好的"降糖药"

1、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都很适合。每周至少150分钟,分5次进行,每次30分钟。

2、把握最佳运动时机

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这时血糖开始上升,运动效果最好。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3、注意运动安全

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时剧烈运动。

四、用药管理不能马虎

1、严格遵医嘱用药

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记不清服药时间可以设手机提醒,或使用分药盒。

2、了解药物特性

有些药需要餐前服用,有些要随餐服用。胰岛素注射要掌握正确的部位轮换方法。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感冒药、抗生素等可能影响降糖效果,用药前要咨询医生。

五、足部护理要像爱护眼睛一样

1、每天检查双脚

重点查看有无伤口、水泡、红肿。视力不好可以请家人帮忙,或使用镜子。

2、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37℃。洗后彻底擦干,特别是趾缝间。

3、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袜子要选无接缝的棉质款,每天更换。

六、定期体检不能省

1、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

这个指标能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7%以下为佳。

2、每年做全面检查

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神经病变筛查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征兆。

3、关注其他指标

血压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也要定期监测。

控糖是一场持久战,但并不可怕。把这些建议变成日常生活习惯,你会发现血糖管理也可以很轻松。记住,今天的自律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质量。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先坚持一周的血糖监测,或者每天多走2000步。健康就藏在这些小小的坚持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