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或青睐几类人,若你符合,要及时检查,趁早调理

发布于 2025/06/10 06:53

血栓这个"隐形杀手"正在悄悄盯上越来越多的人。你可能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身体状况,正在为血栓形成创造温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人最容易成为血栓的"目标客户"。

一、血栓最爱找上这5类人

1、久坐不动的"办公族"

每天连续坐6小时以上的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会明显减慢。血液循环不畅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就容易沉积形成血栓。建议每小时起来活动3-5分钟,做做踮脚尖、抬腿等简单运动。

2、长期卧床的患者

手术后或因病需要长期卧床的人,肌肉活动减少会导致血流缓慢。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预防静脉血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使用弹力袜等辅助措施。

3、经常长途旅行者

飞机、火车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加上空气干燥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经济舱综合征"就是这样来的。建议每2小时起来走动,多喝水,穿宽松衣物。

4、孕期和产后女性

怀孕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这也增加了血栓风险,特别是剖宫产后的产妇。要注意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有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直系亲属有过静脉血栓病史,那么你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3-5倍。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二、血栓发出的6个危险信号

1、单侧腿部肿胀疼痛

特别是小腿肚部位突然出现的肿胀、压痛,皮肤发红发热,要警惕深静脉血栓。

2、呼吸困难胸痛

如果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会出现突然的呼吸困难、胸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不明原因头痛

脑静脉血栓可能导致持续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偏头痛。

4、视力突然下降

视网膜静脉血栓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需要立即就医。

5、腹部不适

肠系膜静脉血栓会引起腹痛、腹胀、便血等消化道症状。

6、皮肤异常

出现网状青斑、皮肤溃疡等异常表现,可能是慢性血栓形成的征兆。

三、预防血栓的5个生活处方

1、给身体"加油"

每天喝够1500-2000ml水,避免血液过于黏稠。可以适量喝些淡茶,但不要用饮料代替水。

2、让血液"跳舞"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肌肉收缩就像泵一样促进血液循环。

3、给血管"减压"

控制体重,BMI尽量保持在18.5-23.9之间。腹部肥胖尤其要警惕,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4、为血液"净化"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适量摄入纳豆、黑木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状态的食材。

5、帮血管"放松"

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烟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熬夜则会影响凝血功能。

特别提醒:已经出现血栓症状的人不要擅自按摩或热敷,这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应该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高风险人群,可以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预防性措施。

血栓虽然危险,但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风险因素,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从现在开始,给你的血液循环系统多一些关爱吧。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别等血栓找上门才后悔莫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