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的人,为什么脾气这么大?作息时间还能调整过来吗?

发布于 2025/06/12 06:51

凌晨三点的城市,总有一群"夜猫子"在黑暗中亮着屏幕。他们白天蔫得像霜打的茄子,晚上却精神得像打了鸡血。更奇怪的是,这群人往往脾气一点就着,难道熬夜真的会让人变成"炸药包"?

一、熬夜与坏脾气的科学关联

1、杏仁核过度活跃

睡眠不足时,大脑中负责恐惧和攻击性的杏仁核会异常兴奋。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点小事就能引发过度反应。

2、前额叶功能下降

这个负责理性思考的脑区,在缺觉时会率先罢工。这就是为什么熬夜后容易做出冲动决定,说出口的话常常不过脑子。

3、压力激素持续分泌

皮质醇水平在睡眠不足时会居高不下,这种激素长期偏高,会让人持续处于"战或逃"的紧张状态。

二、熬夜毁掉的不仅是脾气

1、记忆能力衰退

海马体在深度睡眠时才能整理记忆。长期熬夜会让新记忆难以形成,出现"金鱼脑"现象。

2、代谢功能紊乱

生物钟错乱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就是很多夜猫子明明吃得不多却越来越胖的原因。

3、免疫力下降

睡眠期间是免疫系统"检修"时间。长期缺觉会让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小病小痛找上门。

三、调整作息的科学方法

1、渐进式提前入睡

不要试图一天早睡两小时,每天比前一天提早15分钟更可行。持续两周就能形成新习惯。

2、利用光照重置生物钟

早晨起床后立即拉开窗帘,让自然光抑制褪黑素分泌。阴雨天可以用明亮的人工光源替代。

3、晚餐避免升糖食物

高GI食物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入睡。选择富含色氨酸的小米粥、香蕉等食物更有助睡眠。

四、特殊情况应对策略

1、不得不熬夜时

如果必须熬夜,次日补觉不要超过2小时。下午3点后避免小睡,否则会打乱夜间睡眠。

2、失眠困扰时

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睡不着,就起来做些无聊的事。避免让大脑将床与清醒状态建立联系。

3、倒时差调整

跨时区旅行后,按目的地时间进食能快速调整生物钟。饥饿感是最原始的生理时钟。

那些凌晨三点的灵感乍现,或许值得用第二天的暴躁来交换?但长期来看,规律作息才是保持情绪稳定和高效工作的秘诀。从今晚开始,试着把手机请出卧室,给大脑一个真正的休息机会吧。毕竟,没有什么事情重要到必须透支明天的健康来解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