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老是化脓不愈合可能与局部感染、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伤口长期不愈通常表现为红肿渗液、疼痛加重、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等症状。
1、局部感染
细菌侵入伤口后繁殖可导致持续性化脓,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会破坏新生组织,形成脓性分泌物。需彻底清创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2、血液循环不良
下肢静脉曲张或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会导致伤口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影响愈合。表现为伤口边缘苍白、温度偏低。可通过穿戴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动脉缺血患者需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扩张血管。
3、营养不良
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C不足导致毛细血管脆弱。临床常见于老年人或消化吸收障碍者,伤口呈现苍白凹陷状。建议每日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配合维生素C片剂补充。
4、糖尿病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血管神经,降低白细胞杀菌能力。糖尿病患者伤口常呈干性坏死伴周围红肿,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时风险显著增加。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局部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5、免疫功能障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抑制易继发特殊病原体感染。伤口可能出现异常颜色分泌物或边缘不规则增生。需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
日常护理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抓挠或碰撞伤口,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足部。饮食应保证每日60克以上蛋白质摄入,多吃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若伤口持续化脓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须立即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长期不愈的伤口可能需要进行负压引流或皮瓣移植等专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