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里面有肉球可以动可能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腮腺肿瘤、颌下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淋巴结肿大
口腔或咽喉感染可能导致下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形成可活动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触诊质地偏韧,可能伴有压痛。需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治疗,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避免挤压刺激肿块。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表面光滑且与皮肤粘连,内容物为豆腐渣样分泌物。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红肿热痛。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或有感染迹象时需手术切除,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3、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触诊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生长缓慢且通常无痛感,直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外观时可考虑脂肪瘤切除术,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4、腮腺肿瘤
腮腺区出现的肿块需警惕混合瘤或沃辛瘤等肿瘤可能,肿块多呈结节状、活动度受限。超声或CT检查可明确性质,确诊后通常需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
5、颌下腺炎
颌下腺导管阻塞或细菌感染导致腺体肿大,可能伴随进食后胀痛、导管口溢脓。急性期需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反复发作或伴有结石者需考虑颌下腺摘除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发现肿块持续增大、质地变硬或出现疼痛时,应立即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超声检查能初步判断肿块性质,必要时需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术后需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