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怎样形成的 怀孕后有阴道炎怎么办

发布于 2023/12/22 13:45 复禾健康

霉菌性阴道炎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知道,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它的发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由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女性一旦得病,不仅自己的健康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夫妻生活,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霉菌性阴道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霉菌(fungus)有许多种,在人体最主要的为白色念珠菌属。阴道感染80~90%系白色念珠菌引起,其余是别种念珠菌和球拟酵母菌属(Tomlopsis),故霉菌性阴道炎实际上即念珠菌阴道炎或阴道念珠菌病(vagmalcandidiansis)。

白色念珠菌呈卵圆形,由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形成假菌丝,假菌丝与孢子相连成分枝或链状。念珠菌通常是一种腐败物寄生菌,可生活在正常人体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或其他脏器中,经常在阴道中存在而无症状。白带增多的非孕妇女中,约有10%、孕妇中约有30%在阴道内有此菌寄生,当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升高时,或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便可成为致病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霉菌感染大为增加。

因为上述两种药物可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此外,维生素缺乏(复合维生素B)、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为白色念珠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妊娠期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性增强,加之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常有营养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进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女性的阴道是一个弱酸性且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的生长,所以一旦有霉菌侵入,就会大量的繁殖进行感染,所以在进行夫妻性生活时一定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霉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希望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卫生,远离霉菌性阴道炎的困扰。

怀孕后有阴道炎怎么办

由于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的酸碱度容易也有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期间容易患阴道,即为孕期阴道炎。孕期阴道炎给孕妇带来了很多烦恼,很多孕妇担心孕期阴道炎是否影响到胎儿的健康成长。那么,怀孕后有阴道炎怎么办,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治疗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时,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很重要。口服药物有使胎儿致畸的危险,孕中晚期也可以实用制霉菌素栓剂局部治疗。若外阴瘙痒严重,不要搔抓或者用烫水擦洗,可局部湿敷3%的硼酸液。勤换内裤。霉菌对干燥、紫外线以及化学制剂的抵抗力较强,但却惧怕高温。

所以,最好每天将换下的内裤用60C以上的热水浸泡或煮沸消毒。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孕期本身尿糖含量就会增加,加之处于代谢特异时期,就很容易合并糖尿病。一旦合并糖尿病,阴道的糖原含量就会更高,孕妇本身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对于霉菌的抵抗力也就更加降低。

孕期这个特殊阶段,不应随便服用任何一种药,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应立刻停止使用,同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治疗:内裤每日烫煮或太阳暴晒,避免重复感染。怀孕后,阴道分泌物旺盛,注意外阴清洁。性生活的卫生非常重要,同房前后都要清洗干净。在妻子炎症期间,严禁性生活。

教你自测阴道炎及预防阴道炎

如何自测阴道炎呢?专家讲,首先得祛除对阴道炎的忧惧感,敞开胸怀认识它。

1、阴道炎的自测症状是什么?

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均伴有白带增多、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外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或疼痛感,急性期会伴有发热。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白带的性状不同,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2、阴道炎反反复复,问题出在哪?

⑴、用药不当:治疗不彻底。一般用药应该坚持2周,并在下次月经期开始第二疗程,一般应坚持3个疗程。有些病人用3~5次药后症状减轻就停止用药,不仅易复发,还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给彻底治愈带来困难。

⑵、配偶一方亦应检查是否患病。有些患者的配偶也同时被感染,但由于症状比较轻,或没有症状成为带菌者,造成对方反复感染,所以女方患有阴道炎后应该停止性生活,直至治愈,如发生反复感染,男方亦应该去医院检查。

⑶、长时间使用卫生护垫,使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夏季高温潮湿及月经期是阴道炎容易复发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局部清洁。月经期要勤换卫生巾,平时少用卫生护垫,以保持局部的干燥、透气。

3、怎么样才能预防阴道炎?

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阴部的清洁干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坚持清洗阴部,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正常情况下用清水清洗即可,也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专业洗液如妇炎洁来清洁私处,含有的中草植物成分,可以深入到阴道黏膜褶皱等一般方法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更充分的杀菌护理。当然,对于没有炎症的女性,当出现不适感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护理和保养。

其次还要注意穿着应选用宽松舒适的全棉内裤,已经患阴道炎的人,还应避免穿不透气、紧绷裆部的裤子。在任何场所都不要与人共用浴巾,浴巾和内裤应勤洗,用手洗后在阳光下晾晒杀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