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胰腺炎、脂肪肝、眼底病变等危害。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器官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1、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高会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可能造成血管狭窄,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急性胰腺炎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当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我消化。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时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是预防的关键。
3、脂肪肝
血脂异常会导致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过度堆积形成脂肪肝。长期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转氨酶升高、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病情。
4、眼底病变
长期高血脂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血脂异常会加速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时可能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等疾病。部分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眼底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高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脂低糖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饮食上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深海鱼类等食物的摄入,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甜食等高脂高糖食物。每周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出现胸闷、头晕、腹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