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排骨下端不全性骨折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6/13 07:10
发布于 2025/06/13 07:10
右排骨下端不全性骨折通常指右侧腓骨远端未完全断裂的骨损伤,属于稳定性骨折。腓骨下端不全性骨折可能由直接撞击、扭伤或长期应力积累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和活动受限,但骨皮质连续性未完全中断。
腓骨远端不全性骨折多发生在运动扭伤或跌倒时足部固定状态下小腿扭转。踝关节内翻位着地时,外侧副韧带牵拉可能导致腓骨下端骨皮质部分断裂。长期跑步跳跃等重复应力也可能造成疲劳性骨裂。
患者通常表现为外踝上方局限性压痛,负重时疼痛加重但能勉强行走。肿胀程度较轻,皮下淤血少见。X线可见腓骨远端透亮线但无移位,CT能更清晰显示骨皮质中断范围。
除常规X线检查外,应力位摄片可评估韧带稳定性。磁共振成像能显示骨髓水肿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需与踝关节扭伤、距腓韧带撕裂进行鉴别诊断。
一般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3-4周,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康复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严重不稳定骨折需考虑克氏针内固定手术。
拆除固定装置后应避免剧烈运动2-3个月,使用弹力绷带预防肿胀。水中步行训练有助于减轻负重压力,平衡板练习能改善本体感觉。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愈合进展。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睡眠时抬高患肢可减轻水肿,冰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三个月内避免爬山、跳绳等高冲击运动,骑车和游泳是较好的过渡性锻炼方式。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再次肿胀需及时复诊排除延迟愈合可能。
上一篇 : 细菌性阴道炎如何检查 霉菌性阴道炎初期症状
下一篇 : 老年阴道炎治疗方法盘点 滴虫性阴道炎严重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