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主要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穴位贴敷、推拿等方法。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多由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肺卫所致,治疗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风寒袭肺证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多用桑菊饮加减。中成药可选择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浆、杏苏止咳颗粒等。中药治疗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常取肺俞、定喘、风门等穴位,配合列缺、合谷等远端穴位。风寒型加灸大椎穴,风热型加刺少商穴放血。针灸能宣肺止咳、疏通经络,急性期每日治疗一次效果较好。
3、拔罐治疗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或定罐,重点作用于肺俞、风门等穴位。拔罐有助于驱邪外出、缓解支气管痉挛,但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4、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糊,敷贴于天突、膻中等穴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止咳化痰作用,每次贴敷2-4小时,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5、推拿按摩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配合肺经穴位点按。小儿患者可加用捏脊疗法,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调节肺脏功能。推拿宜在急性症状缓解后进行。
中医治疗期间需注意避风寒、忌生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应及时结合西医治疗。恢复期可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增强肺卫功能,但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治疗期间戒烟限酒,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治疗一段时间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