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间的连结有哪些,为什么腰椎间盘易向后突出

发布于 2025/06/13 12:09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包括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突关节。腰椎间盘易向后突出的原因与腰椎生理曲度、受力方向及结构特点有关。

1、椎间盘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结构,由外层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组成。纤维环由多层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具有弹性和韧性,能承受压力并允许椎体间有限活动。髓核为胶冻状物质,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椎间盘在脊柱运动中起到减震和分散压力的功能,但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负重,纤维环可能发生退变。

2、韧带

脊柱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等。前纵韧带坚固宽阔,贯穿脊柱全长,限制脊柱过度后伸。后纵韧带较窄,附着于椎体后方和椎间盘,可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黄韧带连接相邻椎弓板,具有弹性,在脊柱前屈时保持张力。这些韧带共同维持脊柱稳定性,但后纵韧带在腰椎部位较薄弱,对椎间盘后突的限制作用相对较弱。

3、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属于平面关节。腰椎的关节突关节面近似矢状位,主要限制旋转运动,但允许较大范围的屈伸活动。这种结构使腰椎在负重时容易产生前后方向的剪切力,增加了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的负荷。长期异常应力可导致关节突关节退变,进一步影响椎间盘的稳定性。

4、腰椎受力特点

腰椎生理前凸使重力线通过椎体前部,导致椎间盘前部受压较大,后部受牵张。当人体直立或前屈时,髓核在压力作用下向后移动,对纤维环后部产生推力。腰椎承受的体重压力较大,尤其是第四、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可达体重的数倍。反复弯腰或突然扭转动作会使纤维环后部承受异常应力,逐渐出现裂隙。

5、结构薄弱点

纤维环后部较前部薄且纤维排列较松散,后纵韧带在腰椎部位宽度明显变窄,对椎间盘后部的覆盖和保护不足。椎间盘的血供在成年后逐渐退化,主要依靠周围组织渗透获取营养,修复能力有限。这些解剖特点使纤维环后部成为力学薄弱区,在长期异常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导致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

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建议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脊柱稳定性,如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搬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分散腰椎压力。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肌肉痉挛。如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放射痛,应及时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神经功能损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