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咳嗽呕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呕吐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过敏反应、异物吸入、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宝宝头部抬高15-30度,采用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清洁鼻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观察呼吸频率和唇色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青紫需立即就医。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
2、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米汤、米糊等低敏食物。少量多餐喂养,单次喂食量减少三分之一。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酸性食物。呕吐严重时禁食2-4小时,之后从5毫升温水开始试探性喂养。记录饮食日志以排查过敏原。
3、补充水分
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次呕吐后补充50-100毫升。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频率。观察尿量变化,6小时无排尿需就医。避免饮用果汁或碳酸饮料。可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水,防止呛咳。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每4小时监测体温,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
5、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止咳糖浆、蒙脱石散等药物。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或抗生素。雾化治疗可选择布地奈德混悬液。记录用药时间和反应,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立即停药。药品需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
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脱水指征,如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表现应及时就诊。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定期清洗玩具和餐具,注意手部卫生。咳嗽期间暂缓接种疫苗,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再行补种。夜间可适当抬高床头30度,减少胃食管反流诱发咳嗽。病程超过两周或体重明显下降需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