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主髂动脉型、股腘动脉型、膝下动脉型三类。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动脉壁慢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动脉受累时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至肢体坏疽。
1、主髂动脉型
病变累及腹主动脉下端及髂动脉,属于近端血流障碍。典型症状为臀部和大腿肌肉的间歇性跛行,男性患者可能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查体可见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超声显示主髂动脉管腔狭窄。这类患者需控制血压血脂,严重狭窄时需考虑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血管腔内成形术。
2、股腘动脉型
病变集中于股浅动脉至腘动脉段,是最常见的下肢缺血类型。特征性表现为小腿三头肌运动后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寒冷刺激可诱发肢体苍白发绀,晚期出现足趾溃疡。治疗包括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药物可选择西洛他唑改善微循环,严重者需行股腘动脉搭桥术。
3、膝下动脉型
主要影响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等小腿远端血管。患者常主诉足部静息痛,夜间加重需下垂肢体缓解。体格检查可见足部皮温降低,伤口难以愈合。此类病变血管直径细小,介入治疗难度较大,常采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扩张血管,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严格戒烟,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训练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饮食需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定期监测踝肱指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肢体溃疡或静息痛持续加重时需及时血管外科就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