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3 19:47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方法主要有选择合适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速度、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强患者观察。

1、选择合适穿刺部位

穿刺时应避开关节、瘢痕及静脉瓣处,优先选择弹性好、粗直的上肢静脉。长期输液患者需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对于化疗药物等刺激性液体,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置管。

2、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需规范洗手消毒,穿刺部位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具,确保包装完好且在有效期内。连接输液管路时避免污染接口,输液过程中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3、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刺激性强的药物需适当稀释并减慢速度。高渗溶液建议控制在每分钟30-40滴,氯化钾溶液浓度不宜过高。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全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输液总量和速度。

4、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短期输液可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长期输液建议选用耐高压型PICC导管。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宜选择材质柔软的导管,管径与血管匹配。导管固定应稳妥,避免移位导致机械性刺激。

5、加强患者观察

输液过程中定时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异常。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发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改变需立即处理。输液结束拔针后正确按压,指导患者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

预防输液性静脉炎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静脉治疗专项培训。患者可配合进行穿刺肢体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冬季注意肢体保暖,输注低温药液时可适当加温。出现早期炎症表现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抬高患肢,局部可进行50%硫酸镁湿敷。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增强血管内皮修复能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化疗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血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