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三大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主要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和免疫系统异常。
1、贫血
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表现。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贫血症状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2、出血
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止血功能受损,轻微外伤即可导致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3、感染
感染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口腔溃疡、肺炎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根本病理改变,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细胞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这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根本原因。
5、全血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值。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这种三系减少是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富含铁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外伤的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出血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凶险,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