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揭秘软组织损伤的五个类型
发布于 2025/06/14 07:27
发布于 2025/06/14 07:27
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腱炎、滑囊炎和挫伤五种常见类型。这些损伤多由外力撞击、过度使用或姿势不当引起,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韧带扭伤通常发生在关节过度扭转时,如踝关节或膝关节。损伤后局部会出现明显肿胀和瘀斑,关节稳定性下降。急性期需遵循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的原则,严重者需用支具固定。恢复期可进行关节稳定性训练,避免重复损伤。
肌肉拉伤多见于运动时突然发力或热身不足,常见于大腿后侧肌群和腰背部。根据纤维撕裂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表现为肌肉痉挛和力量减弱。初期应停止活动并冷敷,后期通过渐进式拉伸和力量训练促进修复,重度撕裂需手术缝合。
肌腱炎是肌腱反复摩擦导致的炎症,好发于肩袖肌腱和跟腱。长期过度使用或动作错误是主要诱因,特征为活动时刺痛和晨僵。治疗包括调整运动方式、使用抗炎药物和体外冲击波疗法,慢性病变可能需肌腱清理手术。
滑囊炎多发生在肩峰、肘部和膝盖等骨突部位,滑囊受压迫或感染时产生炎性渗出。表现为局部囊性肿胀和压痛,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治疗需穿刺抽液并注射糖皮质激素,感染性滑囊炎需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者可手术切除滑囊。
挫伤由直接外力导致皮下组织损伤,常见于运动碰撞或跌倒。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瘀斑,严重时可引发骨化性肌炎。早期冷敷可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按摩需避开急性期。大面积挫伤需排除骨折和内脏损伤。
软组织损伤后应避免过早恢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运动前充分热身能有效预防损伤。慢性疼痛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的结构性病变。康复期间可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愈合进程。
上一篇 : 脂肪肝患者如何运动 脂肪肝患者运动四个事项要注意
下一篇 : 无痛胃镜和肠镜一起做需要多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