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性生活卫生不良、宫腔操作后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经期卫生不当、免疫力低下等。
1、性生活卫生不良
不洁性行为是盆腔炎最常见的诱因。频繁更换性伴侣、性交前后未清洁外阴、未使用避孕套等行为会增加病原体侵入概率。常见致病菌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建议固定性伴侣,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必要时使用屏障避孕措施。
2、宫腔操作后感染
人工流产、刮宫术、输卵管通液等宫腔操作可能破坏生殖道自然屏障。若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细菌可上行感染盆腔。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腹痛及时就医。
3、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阑尾炎、腹膜炎、肠结核等腹腔炎症可能直接扩散至盆腔。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也可通过淋巴系统波及输卵管。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必要时需联合抗炎治疗盆腔感染。
4、经期卫生不当
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经期性交或游泳可能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的创面更易被细菌侵袭。应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经期性生活,选择淋浴而非盆浴。
5、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HIV感染者等群体抵抗力下降时,阴道常驻菌群可能过度繁殖引发感染。控制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感染。
预防盆腔炎需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但避免阴道冲洗,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性分泌物引流。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出现下腹持续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或发热症状时,须及时至妇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输卵管粘连或不孕等后遗症。治疗后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直至炎症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