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可通过体位调整、关节活动训练、皮肤护理、语言康复训练等方式护理。偏瘫通常由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体位调整
偏瘫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关节挛缩,需每两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仰卧位时在患侧肩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上肢外展位。侧卧位时避免患侧肢体受压,膝关节屈曲处放置支撑垫。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气垫床可分散压力,降低压疮发生概率。
2、关节活动训练
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包括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伸、腕关节旋转等动作。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每个关节重复进行5-10次。训练时固定近端关节,动作轻柔缓慢。主动辅助训练可让病人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运动,逐步恢复肌肉控制能力。训练前后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3、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特别注意会阴和皮肤皱褶处。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保持局部干燥。检查骨突部位是否有发红或破损,可使用润肤霜预防皮肤干燥。床单保持平整无皱褶,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营养不良病人需加强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能力。
4、语言康复训练
对于伴有失语的病人,从简单发音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单词和短句。利用图片卡片进行命名练习,鼓励病人用肢体语言交流。训练时保持环境安静,给予充足反应时间。家属参与训练过程,采用问答方式刺激语言功能。吞咽障碍病人需进行口面部肌肉训练,进食时采用半卧位。
偏瘫病人护理需要长期坚持,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饮食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鼓励病人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定期复查评估康复进展,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帮助病人建立康复信心,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