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和腹部压痛。症状通常急骤出现,主要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发热、频繁呕吐、右下腹固定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
初期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表现为阵发性隐痛。随着炎症发展,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转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患儿常因疼痛蜷曲身体或拒绝触碰腹部。这种疼痛特点与阑尾解剖位置及神经分布有关。
2、持续性发热
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发热程度与炎症严重性相关,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出现高热。部分患儿伴有寒战,提示可能存在菌血症。发热症状在婴幼儿中更为突出。
3、频繁呕吐
约80%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早期多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麻痹导致呕吐物含胆汁。呕吐次数与病情进展相关,穿孔后呕吐可能暂时减轻。婴幼儿呕吐症状常较成人更早出现且更频繁。
4、右下腹固定压痛
麦氏点压痛是典型体征,按压后突然抬手时疼痛加剧。患儿常表现为被动体位,拒绝变换姿势。腹肌紧张提示腹膜刺激征,婴幼儿因腹壁肌肉薄弱可能表现不明显。肠鸣音早期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
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建议家长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确诊后需禁食禁水,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恢复期应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避免暴饮暴食诱发阑尾腔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