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时候尿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发布于 2025/06/14 14:00

休克时尿液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或无尿,颜色加深呈茶色或酱油色,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休克导致的尿液变化主要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管坏死、溶血等因素有关。

1、尿量减少或无尿

休克时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机体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优先保证心脑供血,进一步减少肾脏排尿。早期表现为尿量少于每小时20毫升,进展期可出现完全无尿。

2、尿液颜色加深

休克引起的肾缺血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重吸收功能下降使尿液浓缩。同时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物质在尿液中浓度升高,使尿液呈现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样改变。溶血性休克时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经肾脏排泄会加重颜色变化。

3、血尿或血红蛋白尿

严重休克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红细胞进入尿液中形成肉眼血尿。挤压伤、烧伤等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会产生大量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形成肌红蛋白尿。溶血性休克时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则出现血红蛋白尿。

4、尿比重异常

休克早期因抗利尿激素大量分泌,尿液浓缩使比重升高至1.020以上。随着肾小管功能受损,尿液浓缩能力丧失,尿比重逐渐降低并固定在1.010左右,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提示肾性肾功能衰竭。

5、尿钠含量变化

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功能正常,尿钠浓度低于20mmol/L。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障碍,尿钠浓度超过40mmol/L。尿钠排泄分数有助于鉴别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患者出现尿液改变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密切监测每小时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严重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恢复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