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是两种不同的视神经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预后。视神经炎通常由炎症或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转动痛;视神经萎缩则是视神经纤维不可逆损伤的结果,以视力渐进性减退和视野缺损为特征。
1、病因差异
视神经炎多与多发性硬化、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视神经髓鞘导致急性炎症。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包括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或遗传性疾病,最终导致神经纤维变性死亡。
2、症状特点
视神经炎起病急骤,常伴眼球压痛、色觉异常,部分患者数周内可自行缓解。视神经萎缩进展缓慢,视力丧失呈持续性,可能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视野检查可见特征性缺损。
3、检查表现
视神经炎急性期眼底可见视盘水肿,磁共振显示视神经增粗伴强化。视神经萎缩眼底检查见视盘苍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
4、治疗方向
视神经炎需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部分需免疫调节治疗。视神经萎缩目前无逆转方法,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控制青光眼眼压,辅以神经营养药物延缓进展。
5、预后差异
视神经炎部分患者视力可恢复至接近正常,但复发风险高。视神经萎缩属不可逆损伤,治疗目标为保留残余视功能,晚期可能导致法定盲。
两类疾病均需定期眼科随访,避免强光刺激,保证维生素B族摄入。视神经炎患者应监测神经系统症状,视神经萎缩需严格控制原发病。突发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加重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日常生活中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避免吸烟及高脂饮食,适度进行眼球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