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禁忌情况

发布于 2025/06/15 16:38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禁忌情况主要包括严重不可逆性心力衰竭预期生存期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无法控制、存在活动性感染未控制、对ICD组件材料过敏、以及患者无法配合术后管理。

1、终末期心力衰竭

当患者处于严重不可逆性心力衰竭终末期,预期生存时间较短时,植入ICD可能无法显著改善预后。这类患者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风险极高,需优先考虑姑息治疗。临床评估需结合心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合并症综合判断。

2、顽固性心律失常

对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经药物及导管消融仍无法有效控制的患者,ICD可能因频繁放电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此类情况需先通过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机制,尝试调整抗心律失常方案后再评估ICD植入必要性。

3、活动性感染

存在未控制的全身或局部感染(如败血症、囊袋感染)时禁止植入ICD。感染可能扩散至心内膜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引起装置相关感染。需先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感染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手术。

4、材料过敏

对ICD金属外壳、电极导线硅胶涂层等材料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可能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肤斑贴试验。钛合金过敏者可考虑特殊涂层装置,但需定制评估。

5、依从性不足

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无法配合术后随访、参数调整的患者,可能因误操作或忽视警报而延误治疗。需评估患者及照护者的理解能力,必要时先进行心理干预或选择外部穿戴式除颤器过渡。

对于拟接受ICD植入的患者,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评估心脏基础状况。术后应避免接触强电磁场环境,定期检测装置电池状态及导线功能。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植入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电极移位。出现装置异常报警或胸闷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限制咖啡因及酒精,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