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是否严重需根据肌瘤大小、位置及症状综合判断。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月经异常、压迫症状、生育影响、贫血风险、恶变概率等。
1、月经异常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容易引起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导致异常子宫出血。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引发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若出现月经改变,建议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瘤位置和大小。
2、压迫症状
较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排便困难。阔韧带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造成肾积水。压迫症状通常出现在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需通过盆腔核磁共振评估压迫程度。
3、生育影响
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增加流产风险。黏膜下肌瘤会改变宫腔形态,肌壁间肌瘤若压迫输卵管可能妨碍受孕。备孕女性建议先进行肌瘤评估,部分情况下需在孕前进行肌瘤剔除手术。
4、贫血风险
长期月经过多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除治疗肌瘤外,还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严重贫血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5、恶变概率
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的概率极低,但短期内快速增大的肌瘤需警惕恶变可能。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
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蜂王浆。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扭转。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加剧或尿潴留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药物治疗可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缩小肌瘤,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等方案,具体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