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指的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16 10:46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由外膜蛋白、核心抗原和病毒DNA组成。

1、结构组成

Dane颗粒直径约42纳米,外层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构成的外膜,内部包含直径27纳米的二十面体核心颗粒。核心颗粒由核心抗原蛋白组成,内部包裹着部分双链环状DNA和DNA聚合酶。这种完整结构使其具备感染肝细胞的能力。

2、发现历史

1970年英国科学家Dane在电镜下首次观察到这种颗粒,后续研究证实这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这一发现使医学界认识到之前观察到的球形和管形颗粒只是病毒的外膜蛋白,而Dane颗粒才是真正的病毒体。

3、致病机制

Dane颗粒通过表面抗原与肝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脱去外膜后核心颗粒进入细胞核。病毒DNA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作为模板复制新的病毒基因组和信使RNA,最终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释放。

4、临床意义

血液中检测到Dane颗粒表明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具有较强传染性。其核心抗原和DNA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与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进展密切相关。

5、检测方法

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Dane颗粒形态,核酸检测可定量病毒DNA载量,核心抗原检测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这些检测对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的发现深化了对乙肝病毒感染机制的理解。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和肝脏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