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6/16 12:53
发布于 2025/06/16 12:5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尿、贫血、血栓形成、感染倾向和骨髓衰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导致补体介导的溶血。
血红蛋白尿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多在晨起时明显。血红蛋白尿的发生与睡眠时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补体激活有关,可伴有腰痛、发热等不适症状。血红蛋白尿发作具有阵发性特点,感染、手术、输血等因素可能诱发。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由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严重者可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贫血程度与溶血发作频率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能力有关,长期贫血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等并发症。
血栓形成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重要并发症,可发生在肝静脉、门静脉、脑静脉等部位。血栓形成与补体激活导致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血栓形成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倾向与补体系统异常活化、粒细胞减少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反复发热、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感染可能诱发溶血危象,加重病情。
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可发展为骨髓衰竭,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衰竭可能与异常造血干细胞克隆扩增抑制正常造血有关,患者可出现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和难以控制的感染。骨髓衰竭是该病的不良预后因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应注意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和铁剂摄入,但需避免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出现血红蛋白尿加重、持续发热或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婴儿按摩哪里促进大脑发育
下一篇 : 一岁宝宝舌苔发白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