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和癫痫不是一回事,两者可从发病机制、发病人群、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预后五个方面进行区别。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发病机制
子痫的发病与妊娠期胎盘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相关,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癫痫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脑结构异常、代谢紊乱或不明原因的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脑电图可见特征性痫样放电。
二、发病人群
子痫仅发生于妊娠20周后至产后6周的孕产妇,尤其好发于初产妇、多胎妊娠或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孕妇。癫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无性别和妊娠状态限制,儿童期和老年期为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
三、临床表现
子痫发作前常有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先兆症状,抽搐时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部分性发作等,发作间期血压通常正常。
四、治疗方式
子痫需立即静脉注射硫酸镁预防抽搐复发,同时控制血压并终止妊娠。癫痫治疗以抗癫痫药物为主,常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等,难治性癫痫可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或手术切除致痫灶。
五、预后
子痫在终止妊娠后症状多迅速缓解,但可能遗留心肾功能损害。癫痫多为慢性病程,规范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发作得到控制,部分患者需长期服药,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妊娠期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鉴别诊断。子痫患者产后需监测血压和肾功能,癫痫孕妇应在神经科和产科共同指导下调整抗癫痫方案。两类患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子痫高危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并控制钠盐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