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骨水泥的致死率通常较低,但存在极少数严重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骨水泥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其风险主要与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操作等因素相关。
多数情况下骨水泥注射是安全的。该技术通过经皮穿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椎体,能快速稳定骨折并缓解疼痛。术后常见轻微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发热感、短暂血压波动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规范操作下严重并发症概率不足百分之一,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在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骨水泥渗漏导致肺栓塞、脊髓压迫等危重情况。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凝血障碍或椎体后壁破损者风险相对增高。术前行CT评估骨折形态、术中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技术可显著降低渗漏概率。若发生骨水泥入血引发急性肺动脉高压,需立即进入重症监护单元进行抢救。
建议术前完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经验丰富的介入科或骨科医师操作。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合理控制骨水泥注射量与速度,配合抗凝治疗可进一步保障安全。日常需加强防跌倒措施,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预防再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