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但颜色改变、疼痛或压痛、组织硬度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可能伴随的水疱形成。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潮湿环境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局部皮肤完整但颜色改变
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的早期症状之一是局部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可能呈现紫色或褐红色。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皮下组织受到压力导致微循环障碍,血液淤积在局部组织中。皮肤表面虽然完整,但颜色改变提示深部组织已发生损伤。患者可能感到局部不适或轻微疼痛,触摸时可能有异常感觉。
2、疼痛或压痛
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疼痛通常与局部组织缺血和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在受压部位移动或触碰时会感到明显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
3、组织硬度异常
受损区域的组织硬度会发生明显改变,可能变得异常坚硬或呈现面团样质地。这种硬度变化是由于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局部代谢产物堆积所致。触摸时可感觉到与周围健康组织明显的质地差异,组织弹性降低,按压后回弹缓慢。
4、温度变化
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部位的温度通常会发生变化,可能比周围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升高多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而温度降低则提示血液循环严重障碍。使用手背触摸可感知明显温差,这种温度变化是判断组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5、水疱形成
部分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表面水疱,水疱内液体可能清亮或呈血性。水疱形成是由于组织损伤导致细胞间液渗出积聚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水疱的出现表明损伤已累及较深层次组织,是压疮进展的重要警示信号。
预防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恶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定期改变体位是减轻局部压力的关键,建议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刺激。营养支持对组织修复至关重要,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选择适合的减压床垫和坐垫,分散身体压力。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对于已形成的压疮,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或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