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晕可能由脑供血不足、耳石症、高血压、贫血等原因引起,需警惕脑血管疾病、前庭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头晕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头晕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因素有关。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颈椎病可能压迫椎动脉,减少脑部血流。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治疗需改善脑循环,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日常应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保持规律作息。
2、耳石症
耳石症属于前庭系统疾病,表现为体位变化时出现的短暂眩晕。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导致平衡感受异常。发作时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缓解,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日常应避免快速转头或弯腰,睡眠时垫高枕头。
3、高血压
血压波动可导致脑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引发头晕症状。长期高血压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脑卒中风险。患者常伴有头痛、心悸等表现。治疗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
4、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可出现头晕。老年人常见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由营养不良、慢性失血等引起。患者多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饮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5、其他原因
低血糖、药物副作用、焦虑抑郁等也可能导致老人头晕。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不当易引发低血糖性头晕。部分降压药、镇静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理因素导致的头晕常伴有失眠、情绪低落。需针对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老人头晕时应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受伤。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按医嘱规范用药。头晕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