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半宝宝上牙腐烂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涂氟、填充治疗、牙髓治疗、乳牙拔除、口腔卫生指导。乳牙龋坏通常与奶瓶龋、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牙釉质发育不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局部涂氟
适用于早期浅龋,氟化物可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医生会用氟保护漆或氟化泡沫处理龋坏表面,操作无创且安全。需每3-6个月重复进行,同时家长要避免宝宝吞咽含氟牙膏。
2、填充治疗
中度龋坏需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治疗过程需配合橡皮障隔湿,可能出现短暂冷热敏感。术后应避免过硬食物,定期检查填充体完整性。
3、牙髓治疗
深龋波及牙髓时需行乳牙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使用可吸收糊剂充填根管,保留患牙至替牙期。可能出现牙龈肿胀等术后反应,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
4、乳牙拔除
严重龋坏无法保留时需拔除,防止感染扩散至恒牙胚。缺牙间隙较大需佩戴间隙保持器。术前可用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术后咬棉球止血,2小时后进流食。
5、口腔卫生指导
家长需用指套牙刷或纱布清洁宝宝牙齿,戒除夜奶和甜食。可选用含木糖醇的婴幼儿牙膏,定期检查新萌出牙齿。哺乳后喂少量清水,避免奶液滞留口腔。
婴幼儿龋齿预防重于治疗,家长应每日帮助清洁口腔,限制进食频率,避免含奶瓶入睡。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脱矿白斑,及时干预能阻断龋病进展。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出现龋坏无论是否疼痛都需专业处理,不可等待自行脱落。治疗期间可通过玩具分散注意力,选择儿童专科医院可降低治疗恐惧感。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哮喘吸入剂的宝宝更需加强防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