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鼻咽癌的常见症状主要有鼻塞、回吸性涕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听力下降、头痛等。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儿童发病率较低但进展较快,早期症状易与鼻炎混淆。
1、鼻塞
肿瘤堵塞后鼻孔导致持续性单侧鼻塞,初期可能表现为交替性鼻塞,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随着肿瘤增大,鼻塞会逐渐加重并转为双侧,使用血管收缩剂效果不明显。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出现睡觉时张口呼吸、打鼾加重等情况。
2、回吸性涕血
晨起回吸鼻腔分泌物时带有血丝或陈旧性血块,这是鼻咽癌较典型的早期表现。由于肿瘤表面血管脆弱,在擤鼻涕、打喷嚏或回吸时容易破裂出血。若孩子反复出现鼻涕带血,尤其是不伴随鼻部外伤或炎症时需警惕。
3、颈部淋巴结肿大
约70%患儿以无痛性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常见于下颌角后方或胸锁乳突肌上段深面。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可能呈进行性增大。家长给孩子洗脸或洗澡时若触摸到鹌鹑蛋大小的固定包块应及时就医。
4、听力下降
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或耳鸣。孩子可能频繁拉扯耳朵或要求调高电视音量。这类听力障碍常被误认为耳部感染,但抗生素治疗无效。
5、头痛
晚期肿瘤侵犯颅底神经或颅内结构会引起顽固性头痛,多位于颞部或枕部,夜间加重且止痛药难以缓解。部分患儿可能伴随复视、面部麻木等颅神经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尤其是有鼻咽癌家族史或EB病毒感染史者,应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鼻咽镜、EB病毒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鼻腔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少感染风险;选择软质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定期监测听力及口腔黏膜反应。放疗后可能出现口干、龋齿等后遗症,需加强口腔护理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