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是否严重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判断,多数患者表现为轻中度症状,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甲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多数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为轻症,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典型流感症状,部分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这类患者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休息、多饮水、对症用药缓解症状。轻症患者预后良好,极少遗留后遗症。
少数高风险人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可能发展为重症。高龄老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属于高危人群。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这类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必要时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
预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发生率。日常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居家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风险人群或症状持续加重者应及时就医。确诊甲型流感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