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泌尿系统损伤、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导致,需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治疗。
1、失血性休克
骨盆骨折后可能损伤周围血管,导致大量出血。严重出血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和输血治疗,必要时通过血管介入或手术止血。早期识别休克症状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2、泌尿系统损伤
骨折碎片可能刺伤膀胱或尿道,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膀胱损伤需留置导尿管,严重者需手术修补。尿道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尿道会师术。长期并发症包括尿道狭窄和尿失禁。
3、神经损伤
骶骨骨折可能损伤骶丛神经,导致会阴区感觉障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可引起下肢运动感觉异常。神经损伤恢复较慢,需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4、深静脉血栓
骨盆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气压治疗和抗凝药物。已形成血栓需严格制动并规范抗凝治疗。
5、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骶髂关节或髋关节时,后期可能发生关节退变。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和关节僵硬。早期可通过理疗和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关节融合或置换手术。保持适当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
骨盆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时应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进行下肢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负重训练,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配合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