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9 07:16

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和导引功法。眩晕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湿中阻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选择针对性干预措施。

1、中药治疗

肝阳上亢型眩晕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含天麻、钩藤等平肝潜阳药物;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含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成分;痰湿中阻型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含半夏、白术等化痰祛湿药材。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配伍。

2、针灸疗法

常选取百会、风池、太阳等头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配合太冲、三阴交等远端穴位。肝阳上亢者可加强太冲穴泻肝火,气血不足者加灸足三里。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疗程,避免晕针或感染风险。

3、推拿按摩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疏通头部经络,配合颈部拿捏缓解肌肉紧张。每日可自行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各3-5分钟,但椎动脉型眩晕患者禁止暴力扭转颈部。严重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不宜立即进行推拿。

4、饮食调理

肝阳上亢者宜食菊花、芹菜等清热平肝食物;气血不足者可食用红枣、山药等健脾补血之品;痰湿体质需减少肥甘厚味,适当加入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避免过量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5、导引功法

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可调节气血运行,太极拳云手动作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练习时需选择平稳环境,动作幅度由小渐大,眩晕急性发作期应暂停练习。

中医治疗眩晕需坚持辨证施治原则,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起立或快速转头,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持续旋转感、伴随呕吐或意识障碍,应及时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等急重症。治疗期间可配合耳穴压豆、中药熏蒸等辅助疗法,但须避免同时采用多种疗法造成过度刺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