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可能并发肠梗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败血症三种疾病。急性肠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并发症。
1、肠梗阻
急性肠炎可能引发肠梗阻,肠道炎症导致肠壁水肿或粘连,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患者可能出现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轻度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常用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2、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急性肠炎患者因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可能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乏力、肌肉痉挛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散、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缓释片。
3、败血症
严重急性肠炎可能引发败血症,肠道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感染。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败血症需紧急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万古霉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当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严重脱水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