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和发育迟缓四个方面。营养不良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代谢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
1、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营养不良最直观的表现,通常表现为体重低于同龄人或正常范围。长期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脂肪储备消耗,进而引起体重减轻。体重下降可能与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异常、饮食结构单一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也是重要信号。
2、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表现为四肢纤细、肌肉松弛无力,严重时可能出现行走困难。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蛋白分解,影响肌肉合成。肌肉萎缩常见于长期蛋白质缺乏的人群,可能伴随肌力减退和活动能力下降。老年人肌肉萎缩还可能增加跌倒风险。
3、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表现为反复感染、伤口愈合缓慢。维生素A、C、E及锌、铁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免疫力下降可能导致感冒频发、口腔溃疡反复、皮肤感染等问题。儿童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4、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主要见于儿童,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滞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阻碍骨骼发育。发育迟缓可能伴随学习能力下降、运动协调性差。长期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青春期延迟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营养不良的预防需要保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选择全谷物提供充足能量。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儿童需关注生长曲线。出现持续体重下降或发育异常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营养状况并制定干预方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更需重视营养筛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