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属于几类疫苗 科普乙肝疫苗的4个疫苗冷知识

发布于 2025/06/19 13:44

乙肝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需自费自愿接种。关于乙肝疫苗的冷知识主要有疫苗接种程序、特殊人群接种建议、免疫持久性、接种后抗体检测。

1、疫苗接种程序

乙肝疫苗采用0-1-6月三针程序,新生儿首针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成人未接种者需按相同程序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按实际体重调整接种时间,体重不足2000克者首针接种可能延迟。

2、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增加接种剂量或频次,HIV感染者接种成功率约为健康人群的70%。妊娠期妇女接种不会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接种同样安全有效。

3、免疫持久性

完成全程接种后保护期可达15年以上,约50%接种者抗体可持续30年。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视为无应答,需重新接种。记忆细胞存在情况下即使抗体消失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无需常规加强免疫。

4、接种后抗体检测

高危职业人群建议接种1-2个月后检测抗-HBs,普通人群无须常规检测。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40岁以上人群接种后阳性率可能下降至90%以下。无应答者可更换不同工艺疫苗再次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观察3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可用干净毛巾冷敷处理。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三天内避免沾水。若出现38.5度以上发热需就医处理,过敏体质者接种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日常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高危性行为必须使用安全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