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摄入、维生素补充、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控制水分平衡。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
1、低盐低脂
减少钠盐摄入可避免水钠潴留加重血管负担,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限制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选择橄榄油、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风险。
2、优质蛋白
优先选择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来源,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合并肾功能损害时需严格限制蛋白摄入,避免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3、维生素补充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如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增强血管弹性。适量食用坚果、全谷物补充维生素E,其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4、避免刺激性食物
禁食辛辣调料、酒精及咖啡因饮料,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血管扩张或诱发免疫反应。合并口腔溃疡时需避免过热、过硬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减少黏膜刺激。
5、水分平衡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心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增加。合并水肿或使用激素治疗时需监测尿量,必要时限制水分摄入以防容量负荷过重。
血管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烧烤。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时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化吸收障碍时,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日常注意观察食物耐受情况,新引入食物需逐步尝试并记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