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规范用药、伤口护理、饮食调整、运动管理和定期复查。
1、规范用药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
2、伤口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者需保持腕部制动6-8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渗血。股动脉入路者需卧床24小时,避免穿刺侧肢体弯曲。术后1周内禁止泡澡、游泳,可淋浴但需避开伤口。出现局部淤青扩大或剧烈疼痛需排除假性动脉瘤。
3、饮食调整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材,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戒烟限酒,咖啡因饮品每日不超过200毫升。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4、运动管理
术后1周内以散步为主,2周后逐步增加有氧运动如太极拳、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避免举重、俯卧撑等爆发性运动。3个月内不驾驶长途车辆,6个月内不进行高原旅行。运动中出现胸闷、冷汗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3-6个月复查冠脉CTA或运动负荷试验。支架植入者需在9-12个月时复查冠脉造影。日常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血糖异常者每周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出现心绞痛复发、下肢水肿等表现随时就诊。
介入治疗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夏季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术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心脏康复评估,由专科医生调整二级预防方案。